概述
心绞痛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导致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暂时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以心前区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冠心病目前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危害着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活。冠心病一般包括五种类型,危害最严重的是急性心肌梗塞,常需要紧急救治,否则危险性极高;发生率最多的是心绞痛,包括稳定性和不稳定性心绞痛,其中稳定性心绞痛属于最轻型的冠心病;此外还有心脏骤停、无痛性心肌缺血和缺血性心肌病。这五种情况临床上可以互相转换,取决于病变是否进展、治疗是否有效。所以普及宣传冠心病的知识,积极有效地防止冠心病是对于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是有重要意义的。
病因
以体力劳累为主,其次为情绪激动。登楼、平地快步走、饱餐后步行、逆风行走,甚至用力大便或将臂举过头部的轻微动作,暴露于寒冷环境、进冷饮、身体其他部位的疼痛,以及恐怖、紧张、发怒、烦恼等情绪变化,都可诱发。晨间痛阈低,轻微劳力如刷牙、剃须、步行即可引起发作;上午及下午痛阈提高,则较重的劳力亦可不诱发。在体力活动后而不是在体力活动的当时发生的不适感,不似心绞痛。体力活动再加情绪活动,则更易诱发。自发性心绞痛可在无任何明显诱因下发生。
临床表现
其他辅助检查
诊断
一、稳定型心绞痛:根据典型的发作特点,稳定型心绞痛通常发作在1~3个月内并无改变,即每日和每周疼痛发作次数大致相同,诱发疼痛的劳力和情绪激动程度相同,每次发作疼痛的性质和部位无改变,疼痛时限相仿(3~5min),用硝酸甘油后,也在相同时间内发生疗效,结合年龄和存在冠心病易患因素,除外其它原因所致的心绞痛,一般即可建立诊断。
二、不稳定型心绞痛
根据患者心前区疼痛的症状的特点和心电图心肌缺血的改变,结合年龄和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诊断较易。
治疗
预后
心绞痛患者多数能生存很多年,但有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的危险,有室性心律失常或传导阻滞者预后较差,但决定预后的主要因素为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和心功能。左冠状动脉主干病变最为严重,三支血管病变及心功能减退病人的生存率与左主干狭窄相同,左前降支近段病变较其它两支的病变严重。